復工在即,很多人擔心辦公樓里的中央空調系統能不能開?開了擔心交叉感染?不開又擔心空氣不流通,環境不舒適?到底該怎么辦呢?特殊時期辦公樓的中央空調到底能不能開?接下來請跟隨京樂企服小編一起來看看吧!
一、在家抗疫 注意通風換氣
室內傳統通風方式分為以下四大類,大家可以根據自家條件選擇采用哪種通風方式。
1、新風系統
新風系統是根據在密閉的室內一側用專用設備向室內送新風,再從另一側由專用設備向室外排出,則在室內會形成“新風流動場”的原理,從而滿足室內新風換氣的需要。
它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通風換氣產品,集以上各種換氣設備優勢于一身。在為居室通風換氣的同時,還能解決室內空氣污染,無需開窗就能保持室內24小時空氣新鮮。
如果已經有購買新風系統就請趕緊打開吧,但如果還未購買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。
2、空調系統通風
空調系統可以在無風的時候有比較好的排風效果,但是缺點是作用范圍較小,連續換氣能力較差,容易產生噪音。近幾年有新風系統的空調,有一定的換氣排風能力,但是在屋內達到正壓的時候,繼續排風能力會逐步降低。
現為冬季,溫度較低,開啟空調不僅可以擁有一定的換氣量,還可以提高溫度讓室內更加舒適。但一定要注意開啟空調的外循環開關。
3、開窗通風
優點:最省錢,最經濟,簡單易懂的通風方式。同時也是配合其他通風方式,可更快更好的達到換氣效果的方式。
但是缺點也很明顯:室內氣流紊亂,很有可能把洗手間和廚房異味帶到客廳臥室;夾雜室外顆粒塵埃污染物,影響室內環境衛生;無法避免的噪音污染;室內采暖或者制冷的溫度流失,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浪費。
開窗雖然降低了室內溫度,但是也提供了室內必不可少的新風,提供了人體必須的氧氣,減少室內二氧化碳含量,稀釋掉室內活動散發的有機污染物、細菌、灰塵等物質。
而對新風的需求一直以來都沒有被廣泛的重視,直到2003年“非典”爆發,大家“開窗通氣”這個生活習慣才逐漸建立起來。
無論如何,為了您的健康,除了霧霾天,其余時間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。當然,誰也沒法精準控制開窗時長來保證新風量,一般頻率為每日通風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。冬天開窗通風時,依照自身情況添加衣物,享受一下新鮮空氣吧。
4、空氣凈化
空氣凈化器:他可以吸附空氣中灰塵等顆粒物,缺點是如果長期沒有新空氣交流進入,則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過多。
二、選哪種空調更好
選購空調的時候無非就是在以上三種糾結,其實空調沒有最好的之說,只有最適合的!譬如小戶型非要裝風管機那肯定費電不劃算,大別墅用分體式空調,一會冷一會熱誰受得了!
在選空調之前我們要先清楚我們需要多少的制冷量?
普通房間所需最佳制冷量為200W/㎡,以一個16平方米的臥室或者客廳為例,需要的制冷量則為200×16=3200W。
空調的制冷單位的“匹”,一匹等于2500w,所以16平方米左右的房間使用3200÷2500≈1.5匹的空調就足夠了!
以100㎡的三室為例,我們來看看中央空調和分體空調所需能耗分別是多少?
中央空調:中央空調需要的匹數=100×200÷2500=8。再算上中央空調的超配率一般在1.3左右。大概需要8÷1.3≈6匹的一拖四空調。
分體空調:客餐廳使用一臺2匹的柜式空調,主臥1.5匹掛式空調,2個臥室分別1匹掛式空調,共計5.5匹。
所以在100㎡的房子用分體式空調會更省電,但相差并不多,但中央空調有更好的制冷效果和控制溫差能力。所以我們建議100㎡以上的房子使用中央空調會更適合,而在100㎡以下的房子使用分體式空調會更適合!
三、中央空調的優點有哪些呢?
①送風效果更好,頂部出風,不用擔心分體空調風對著人吹,整體控溫效果更好!
?、诓徽加檬覂让娣e,不用擔心室內擺空調導致裝修風格顯得很突兀。多出來的空調可以自己利用!
?、壑醒肟照{的質量更高,壽命普遍更長,至少是普通空調的兩倍以上!
四、 選擇中央空調時又要注意什么呢?
①風口材質注意要買ABS樹脂材料的,避免風口出二次冷凝出水,動不動就滴水下來!
?、谑彝鈾C銅管保溫處,最好的選擇時熱縮管,使用壽命是生料帶的3倍以上。算下來還是劃算的!
?、劾淠芩芤欢ㄒ龊帽匾约袄淠钠露纫欢ㄕ覊?,防止冷凝水倒灌。
④選擇橋架式安裝工藝,穩定性最強的施工工藝!
京樂企服專業從事北京中央空調維修維護,清洗保養,節能改造,銷售安裝公司、中央空調空氣凈化等業務,我們擁有17年的維修經驗,一流的技術團隊,完善的服務流程,一流的服務質量,17年的維修我們堅持為客戶提供超出預期的專業服務,獲得了數萬客戶的一致認可,如果您有中央空調的相關問題和需求,可以隨時聯系我們,我們的24小時服務熱線:400-898-1819。
以上就是京樂企服為大家整理《特殊時期辦公樓的中央空調到底能不能開》的全部內容了,如果還有疑問請咨詢24小時在線客服小姐姐。
本文標題:特殊時期辦公樓的中央空調到底能不能開
本文作者:京樂企服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yjfx.com/news/42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