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工污染的來源
2024-11-09 來自: 山東冰軒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03
化工污染物的種類,按污染物的性質可分為無機化學工業和有機化學工業污染;按污染物的形態來分,有廢氣、廢水及廢渣?;の廴疚锏闹饕獊碓创笾驴煞譃閮蓚€方面,即化工生產的原料、半成品及產品;化工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廢物。
化工生產的原料半成品及產品
(1) 化學反應不完全
所有的化工生產中,都有一個轉化率的問題,即原料不可能全部轉化為半成品或成品。未反應的原料雖然可以回收利用,但因回收不完全或不可能回收,總有一部分被排放掉。若化工原料為有害物質,排放后便會造成環境污染。化工生產中的“三廢”,實際上是生產過程中流失的原料、中間體、副產品。甚至是寶貴的產品。因此,對“三廢”的有效處理和利用,既可創造經濟效益又可減少環境污染。如氮肥工業利用氨與硫酸的中和反應制取硫酸銨時,雖然反應過程比較簡單,技術也比較成熟,但260kg氨和750kg硫酸,生產的硫酸銨也只有1000kg,還有約1%的原料不能有效反應,隨著排氣跑到空氣中去了。
(2)原料不純
有時化工原料本身純度不夠,其中含有雜質。一般情況,這些雜質是不需要參與化學反應的,最后要被排放掉。可是,大多數雜質為有害的化學物質,會造成環境污染。有些化學雜質甚至還參與反應,而生成的反應產物同樣也是所需產品的雜質。對環境而言,也是有害的污染物。如氯堿工業電解食鹽溶液制取氯,氣、氫氣和燒堿,只能利用食鹽中的氯化鈉,其余占原料約10%左右的雜質則排入下水道,成為污染源。
(3) 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
物料在儲存、運輸以及生成過程中,由于設備、管道等封閉不嚴密,往往會造成化工原料、產品的泄漏,習慣上稱之為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現象。這一現象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,同時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,甚至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。
化工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廢物
(1) 燃燒過程
絕大多數的化工生產過程需要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進行,因此,需要有能量的輸入,通常獲取能量的方式是燃燒大量的燃料。但是在燃料的燃燒過程中,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大量的廢氣和煙塵,對環境造成極,大的危害。煙氣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含量與燃料的品種有很大的關系。
(2)冷卻水
化工生產過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熱能外,還需要大量的冷卻水。在生產過程中,用水進行冷卻的方式有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兩種。當采用直接冷卻時,冷卻水直接與被冷卻的物料進行接觸,這種冷卻方式很容易使水中含有化工物料,而成為污染物質。當采用間接冷卻時,雖然冷卻水不與物料直接接觸,但因為在冷卻水中往往加入防腐劑、殺藻劑等化學物質,排出后也會造成污染問題,即便沒有加入有關的化學物質,冷卻水也會對周圍環境帶來熱污染問題。
(3)副反應
在化工生產中,進行主反應的同時,經常伴隨著副反應,并得到一些人們所并不希望的副產物。雖然可以回收副產物,但副產物的數量往往不大,且成分又比較復雜,使得回收必,須面臨技術和經濟問題,所以實際上往往將副產物作為廢料排棄,故會引起環境污染。
(4) 生產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
經常發生的生產事故是設備事故。在化工生產中,因為原料、半成品或成品很多都是具有腐蝕性,容器、管道等很容易被化工原料或產品腐蝕損壞,如檢修不及時,就會出現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等現象,流失的原料、成品或半成品就會造成對周圍環境的污染。偶然發生的生產事故是工藝過程事故,如化工生產過程中反應條件沒有控制好,或者催化劑沒有及時更換,或者為了安,全而大量排氣、排液,或者生產了不需要的物質。這種廢氣、廢液和不需要的物質,數量比平時多,濃度比平時高,就會造成一時的嚴重污染。
總之,化學工業排放出的廢物,不外乎是三種形態的物質,即廢氣、廢水和廢渣,總稱為化工“三廢”。然而,任何廢物本身并非是絕,對的“廢物”,從某種意義上講,任何物質對人類來說都是有用的,一旦人們合理地利用廢物,就完全能夠“變廢為寶”。